7月2日,娱乐圈再度因一场“阴阳对话”掀起腥风血雨。欢娱影视老板于正在社交平台回复白鹿粉丝时,一句“在往前跑的过程中就不回头看了吧”“你也承认某个人已经在后头了”,被网友解读为暗讽任嘉伦“发展落后于白鹿”。这场看似突发的口水战,实则是白鹿与任嘉伦粉丝长期积怨的爆发,而于正的“拱火”操作,更让事件迅速登上热搜榜首。
白鹿与任嘉伦的粉丝矛盾,可追溯至2021年两人合作的古装剧《周生如故》。彼时,白鹿粉丝认为该剧“全靠白鹿单抗”,任嘉伦仅是“工具人”;而任嘉伦粉丝则反击称其“古偶天花板”的号召力不可替代。双方在剧集热度、演技评价、数据造假等问题上多次交锋,甚至演变为对演员本人的攻击。
2025年,随着白鹿主演的《临江仙》热播,任嘉伦粉丝质疑其数据注水,并给白鹿取外号“水后”,引发白鹿粉丝强烈反弹。白鹿粉丝指责任嘉伦粉丝长期网络暴力,甚至要求于正“告黑维权”。于正的回应不仅未平息争端,反而以“不回头看”“某人在后头”等言论,将矛盾推向高潮。
于正的“拱火”操作并非首次。作为娱乐圈最具争议的制片人之一,他深谙流量密码,常以“敢说”形象制造话题。此次事件中,他一边安抚白鹿粉丝“别理疯子”,一边用“上山与下坡”的隐喻刺激任嘉伦粉丝,完美复刻了其“挑事不嫌事大”的过往风格。
2014年,琼瑶公开举报于正《宫锁连城》抄袭《梅花烙》,并列出21处关键情节雷同证据。于正起初否认,甚至在法庭判决后仍拖延道歉。2018年,法院强制执行,在《法制日报》刊登道歉公告,费用全数由于正承担。直至2020年,于正才在舆论压力下发文致歉,但网友质疑其“道歉函已删除”,真实性存疑。
2025年5月,于正在评论区回复网友时,暗指陈哲远“拒演二番”导致《御廷谣》搁置。尽管他随后否认,但陈哲远粉丝翻出旧账:于正曾被曝在剧中“拉踩”非亲生艺人,将资源倾斜给自家演员。陈哲远若接演,恐沦为“陪衬”,甚至背锅剧集成败。此事件与当前白鹿、任嘉伦之争如出一辙——于正通过制造矛盾,将焦点从作品质量转移到艺人咖位之争。
白鹿与任嘉伦的粉丝争端,本质是欢娱影视与任嘉伦工作室的流量博弈。白鹿作为欢娱“一姐”,其热度直接影响公司收益;任嘉伦则凭借《锦衣之下》《周生如故》等剧跻身顶流,与欢娱存在资源竞争关系。于正的“拱火”行为,既可转移粉丝对欢娱其他艺人(如许凯、吴谨言)的注意力,又能通过话题炒作提升白鹿的“大女主”形象。
此外,于正对“番位”的敏感,折射出娱乐圈的畸形生态。从陈哲远拒演二番到任嘉伦粉丝争“大男主”,番位已从角色排序演变为艺人商业价值的象征。于正深谙此道,通过制造“上坡与下坡”的对比,强化白鹿的“上升期”人设,同时暗示任嘉伦“已过巅峰”。
于正的“阴阳”言论,不过是娱乐圈流量游戏的冰山一角。从琼瑶抄袭案到陈哲远风波,再到此次白鹿、任嘉伦粉丝互撕,他始终以“争议制造者”身份游走于法律与道德边缘。而粉丝的激烈反应,则暴露出行业对艺人价值的单一评判标准——数据、番位、热度,而非作品质量与艺术价值。
当“上山与下坡”的隐喻成为衡量艺人成败的标尺,当“告黑维权”演变为粉丝互撕的武器,娱乐圈或许该思考:我们究竟在为什么而狂欢?是演员的演技与作品,还是资本操控的流量泡沫?
嘉汇优配-配资低息炒股配资门户-短线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策略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